阻燃型
硅橡胶自粘带所用基材与普通硅橡胶的核心区别,先体现在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的设计差异上,这种差异直接决定了材料的阻燃性能与基础特性的平衡。
普通硅橡胶以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为主体聚合物,分子链结构为线性 Si-O-Si 重复单元,乙烯基摩尔分数通常在 0.5%~1.5%,主要通过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积 200~300m²/g)进行物理补强,未添加专门的阻燃组分。其分子链以非性基团为主,结构规整且柔性强,赋予材料优良的耐高低温性与柔韧性,但缺乏抑制燃烧的活性位点,氧指数(LOI)通常仅为 23~25,属于易燃材料。
阻燃型硅橡胶则在普通硅橡胶基础上进行改性优化,核心是引入阻燃功能组分并调控分子结构。化学组成方面,除主体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外,会添加 10%~25% 的阻燃改性剂,常见类型包括无卤阻燃剂(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纳米粉体,粒径 50~100nm)、有机磷系阻燃剂(如二苯基磷酸酯)或硅氮系阻燃剂(如聚硅氮烷),部分产品还会引入含氟侧链(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提升阻燃稳定性。分子结构层面,通过共聚反应在主链或侧链引入含磷、氮、氟等元素的功能性基团,形成 “Si-O - 阻燃元素” 的复合结构,这些基团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惰性气体(如 CO₂、N₂)或形成致密的碳化硅保护层,阻断燃烧链反应。此外,阻燃型硅橡胶的交联密度更高(交联点密度 2.5~3.0×10⁻⁴mol/cm³),通过调整硫化体系(如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与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复合硫化剂),使分子链形成更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进步抑制燃烧时的热传导与气体扩散。
这种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的差异,使得阻燃型硅橡胶在保持硅橡胶基础特性的同时,具备了阻燃功能,而普通硅橡胶则因缺乏相关改性设计,难以满足防火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