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自粘带的核心原材料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其选型需兼顾分子量、乙烯基含量及聚合度等关键参数。生胶数均分子量通常控制在 50 万~80 万范围内,分子量过低会导致胶料力学性能不足,硫化后拉伸强度难以达到 8MPa 以上;分子量过高则门尼粘度(ML (1+4) 100℃)超过 80,塑炼及压延加工时易出现包辊不均现象。
乙烯基作为交联活性位点,摩尔分数需精准控制在 0.05%~2%。含量过低会导致硫化交联密度不足(凝胶含量<85%),产品耐温性与回弹性下降;含量过高则可能引发过交联,使胶带硬度(邵氏 A)超过 60,柔韧性降低。通过红外光谱(FTIR)在 1600cm⁻¹ 处的特征峰强度可定量表征乙烯基含量,确保与配方设计值偏差≤0.1%。
此外,生胶的挥发分(≤1.0%)与灰分(≤0.5%)需严格控制,挥发分过高会导致硫化后出现气泡,灰分中的金属杂质可能降低决缘性能(体积电阻率<10¹⁴Ω・cm)。选用沉淀法或气相法聚合工艺生产的生胶,可有效减少杂质引入,为
硅橡胶自粘带的基础性能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