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自粘带所用硅橡胶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对加工性能与产品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通常选用数均分子量为 50 万~80 万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这分子量范围可平衡胶料的可塑性与硫化后的力学性能。分子量过低时,生胶强度不足,硫化后产品易出现撕裂;分子量过高则会导致胶料门尼粘度偏大(超过 80 ML (1+4) 100℃),在开炼机塑炼及压延成型过程中加工困难,难以获得厚度均匀的胶带基片。
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一般控制在 2.5~3.5 之间。窄分布的硅橡胶(Mw/Mn<2.0)虽力学性能较为均一,但加工流动性欠佳;宽分布的硅橡胶(Mw/Mn>4.0)则可能因低分子量组分过多,导致硫化后产品耐温性与耐老化性能下降。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可精准表征分子量分布,确保硅橡胶基材在混炼时能与白炭黑、自粘改性剂等组分均匀混合,为后续硫化成型提供稳定的基础胶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