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硫化的
硅橡胶自粘带,需通过精细的后加工与严格的质量管控,才能确保符合应用要求,这两个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出厂品质与市场认可度。
后加工环节主要包括分切与包装。分切时,根据客户需求(如宽度 10mm、20mm、50mm 等),将大卷硫化后的胶带安装在精密分切机上,调整分切刀间距与张力,分切速度控制在 30~50m/min。分切过程中需实时检查切边平整度,确保边缘无毛刺,宽度偏差不超过 0.1mm,避免因尺寸不准影响后续使用。分切完成的小卷胶带,需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封装,通常采用透明塑料膜包裹,外部套上印有产品规格、耐温范围、生产日期等信息的纸盒,便于用户识别与储存。
质量管控贯穿后加工全过程,涵盖多维度检测。物理性能检测方面,需随机抽取样品测试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同时将样品置于 - 60℃~200℃的环境中放置 24 小时,观察是否出现开裂、发粘等现象;粘性测试通过剥离试验机进行,测定胶带对不锈钢板的 180° 剥离强度,确保不低于 1.0N/cm;电气性能检测包括体积电阻率(不低于 10¹⁴Ω・cm)和击穿电压(不低于 20kV/mm),保障电气场景使用安全。此外,还需进行外观检测,检查胶带表面是否有气泡、杂质、划痕等缺陷,不合格产品需标记并隔离处理。所有检测合格的产品,需按批次记录检测数据,建立质量档案,确保产品可追溯,通过入库验收后,方可等待出库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