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
硅橡胶自粘带混炼的胶料,需通过成型与硫化工艺转化为具备特定形态和性能的
硅橡胶自粘带,这两个环节是决定产品尺寸精度与核心性能的关键。
成型工序主要依赖三辊压延机完成。先将熟化后的混炼胶切成小块,放入压延机的预热辊(温度 60~80℃)上预热 5~10 分钟,使胶料软化并提升流动性。随后调整三辊的转速比(通常为 1:1.2:1)和辊距,根据目标胶带厚度(常规 0.1~1mm)设定参数,胶料在 5~10MPa 的压力作用下,被连续压延成均匀薄片。压延过程中需实时监测辊温,确保温差不超过 5℃,避免因胶料流动性不均导致厚度偏差。压延出的薄片经切边机去除毛边,再由收卷机以稳定张力卷成大卷,收卷速度控制在 10~30m/min,防止过度拉伸导致尺寸变形。
硫化是让硅橡胶分子链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核心步骤,多采用连续硫化炉进行。将压延好的薄片通过导辊送入硫化炉,先经过 80~120℃的预热段(1~2 分钟),使胶料温度均匀上升,硫化剂开始缓慢分解;接着进入 160~200℃的主硫化段(3~5 分钟),此阶段分子链快速交联,需根据胶带厚度调整时间,厚度较厚的产品需适当延长硫化时间,确保交联充分;然后进入室温风冷段(1~2 分钟),快速降低胶带温度,防止高温导致收缩或性能变化。硫化后的胶带需取样检测,拉伸强度需达到 8MPa 以上,断裂伸长率不低于 300%,表面触粘力满足 0.5N/cm 以上,确保基本性能达标。